
建筑木方是在施工之中作為承重結構用材中的一種建筑材料,建筑木方所利用的原材料是木材,木材是天然的有機材料,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遭受到環境中的昆蟲侵害或者是真菌損害而出現變質狀況。
常見的損害建筑木方的昆蟲包括了天牛白蟻等等,它們能夠在木材內部或者是樹皮內部生存繁殖,將木材晶石,使得木材的強度出現降低的狀況。

常見的真菌有腐朽菌,變色菌和霉菌,霉菌往往直接生產長在建筑木方的表面而變色,它會以木質細胞腔內的含物作為養料進行生長,代謝在不破壞細胞壁的情況之下,它對建筑木方的強度影響力比較小,甚至不會有任何影響,腐朽菌是利用建筑木方的木粉制作為養料,以提供給其進行生長繁殖,同時它在代謝的過程中會分解一種酶物質進行分解細胞壁中的組織中含有的半纖維和纖維素,建筑木方出現腐朽而使得強度有所降低。
一般而言,真菌如果想要大量的生長,防止除了具備有養料之外,還得有適宜的溫度,適當的溫度以及足夠的空氣,真菌一般在溫暖的環境中可以生長,它的適宜溫度為24℃到32℃,當外界的溫度高于60℃或低于5℃的時候,真菌不能夠大量的生長,而在建筑木方中木材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氣,就促使真菌能夠大量生長,而如果將建筑木方放在水里或者是深埋在土里,木材就不會出現腐朽的現象,這是因為在里面缺乏了大量的空氣。
真菌難以生長的濕度是,木材含水率在纖維飽和點50%~70%范圍內;木材含水率小于20%或者被浸泡在水中,真菌也難以生存。
建筑木方防腐與防蟲的基本原理就是破壞真菌和昆蟲生存和繁殖條件。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木材處于干燥環境中或處于水中,使得真菌生存所需的溫度和空氣條件不滿足;二是采用化學防腐劑處理木材,使木材不能成為真菌的養料。其中常用的防腐劑有水溶性、油溶性和油類三種。
工程木方防腐處理工藝:
1.去掉樹皮
有樹皮的原木很難干燥,可以防止防腐劑滲透到木材中(殘留在木板外面的樹皮也可以防止滲透)。為了促進抗菌藥物在方木中的滲透,在抗菌處理前應去皮。

2.干燥
工程木方防腐處理后,需要干燥。干柴比濕柴輕,所以運輸比較便宜。干木材的強度也更高,它有更好的握釘力,不易受害蟲和真菌的影響,更容易加工、油漆和粘貼。更重要的是,干木材通常會接觸防腐劑。阻力相對較小。這是因為木材中有儲存防腐劑的空間,并且由于細胞粘合劑中的水和水截留的空氣的反沖力,試圖在壓力下將防腐劑壓入未干燥的木材中會造成障礙。
3.刻痕
主要目的是防止防腐劑(主要用于心材和難以侵注的材種)容易滲透,增加防腐劑的滲透深度,獲得更均勻的防腐涂層。這樣還可以減少工程木方、耐腐蝕材料的開裂,提高風干速度。特別是在減壓干燥的情況下,這種效果非常好,可以大大提高工程木方的干燥速度。
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選用合適的防腐劑,進行恰當的處理,則可以有效地延緩木材腐朽。對建筑木方進行防腐處理,延長木制品的使用年限,是節約木材、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








